当前位置:首页>影视动态 > 正文内容

徐志胜演男主,脱友和影迷都沉默了

2022年11月底,小成本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又名《饭戏攻心》)成为首部在中国香港本土票房超过7000万港元的港产喜剧,并打破周星驰的《功夫》创造的票房纪录。该电影的其中一位主演是黄子华,这位多年来被香港媒体贴上“票房毒药”标签的“栋笃笑”天王,终于扬眉吐气。


(图/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海报)

与此同时,内地银幕上脱口秀演员的面孔也越来越多,譬如付航、李雪琴、刘旸、刘仁铖、漫才兄弟、肉食动物、童漠男、徐志胜……

这些掌握话题的幽默大师纷纷“触电”,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国脱口秀产业爆发式发展下的职业突围尝试,也是电影行业在面对票房焦虑时对流量的饥渴追求。

从边缘走到中心

黄子华的逆袭之路漫长而坎坷。早在1990年,他就将西方的“Stand-up Comedy”(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脱口秀)引入华人社会,创造性地将其翻译为“栋笃笑”,并成为这一领域的“一代宗师”。

从1990年到2018年,黄子华做了几十期个人栋笃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个人脱口秀专场”。从300人的小剧场到上万人的香港体育馆(“红馆”),几乎每次都一票难求。2014年,香港高登论坛评比“香港男神”,张国荣排第三,黄子华排第一。


(图/《栋笃笑》节目截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子华在大银幕上的惨淡成绩:1993年,他第一部独立编剧的作品《人生得意衰尽欢》的票房仅有5.1万港元;1994年,他主演的《沙甸鱼杀人事件》的票房不足百万港元;2002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一蚊鸡保镖》的票房不到22万港元。自此,他多年不再执导筒。

后来,黄子华在《娱乐圈血肉史2》上自嘲:“我就是要死也要死在自己身上,没想到梦想成真了。我出道10年了,拍了三四十部电影,结果没有一部卖得好,每一部的票房都很差。”“票房毒药”的标签就此贴在他的身上。


(图/《娱乐圈血肉史2》海报)

转机出现在2022年。《还是觉得你最好》成为现象级作品,在内地公映后同样备受好评。随后《毒舌律师》《破·地狱》接连成功,黄子华凭借在前者中的精彩演出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从此,“票房毒药”黄子华退场,世上只有“子华神”。

与个别实力派电影演员长期怀才不遇不同,黄子华的演技是在挫折与生活历练下日臻成熟的。

“触电”初期,黄子华因其脱口秀演员的身份,接到的片约多为喜剧。恰巧彼时流行无厘头表演,所以他的演技并未得到磨炼。2002年,他虽难得地接到溥仪这样的历史人物角色,也奉献了被许多人评为“演技巅峰”的表演,但他在电影圈仍处于边缘位置。


(图/《非常公民》剧照)

之后的近20年,他鲜少接到电影中的重要角色,精力和时间也分散于脱口秀巡演、影视幕后工作、舞台剧演出等多个领域。尽管其间他并未塑造出令人难忘的电影角色,但在周游世界、做不同工作的过程里,他积累了大量阅历和生活经验,它们成为他日后塑造角色的养分。

以黄子华在《毒舌律师》中饰演的大律师林凉水为例。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指出,这个人物与那些衣冠楚楚、盛气凌人的律师形象不同,“从瑕疵到高大、从废材到英雄的转变,成功地完成了一个虽桀骜不驯却良心犹存、正气犹在的律师形象”。


(图/《毒舌律师》海报)

在脱口秀的起源地西方世界,同样不乏同时具备脱口秀实力与影视演技的演员。例如被主持人、影评人陈鲁豫多次提到的美国演员罗宾·威廉姆斯,他曾凭电影《心灵捕手》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他三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并多次荣获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艾美奖等影视领域的国际性重要奖项。

还有爱尔兰演员迪兰·莫兰。他是爱丁堡艺术节皮雷喜剧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曾进入英国Channel 4 (英国电视四台)所评选的“百位最伟大的单口相声表演者”的前20名,还曾出演《诺丁山》《僵尸肖恩》等知名电影。


(图/电影《心灵捕手》海报)

这几位演员在影视行业的发展都有明显的成长弧光,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边缘走到中心,开拓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脱口秀演出经验训练了他们深厚的台词功底、强大的现场灵感捕捉能力、独特的创作视角,以及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结的能力。他们对社会情绪的精准把握,在直击当代人痛点的现实题材电影当中得到展现。自身的成长经历与表演之外的教育背景,也极大地加深了他们对角色的理解。

但与他们的多年深耕不同,更多脱口秀演员的银幕之旅才刚刚起步。

“触电”后的“断电”危机

2019年,李诞出演电影《被光抓走的人》,随后,越来越多的脱口秀演员出现在大银幕上:李雪琴在《逍遥·游》中饰演重要角色;童漠男、肉食动物在《年会不能停!》里“刷脸”;付航、刘旸、童漠男、刘仁铖参演《长安的荔枝》;徐志胜参演《戏台》;漫才兄弟参演《奇遇》……


(图/李诞出演电影《被光抓走的人》截图)

脱口秀演员集体涌向银幕的背后,是这一群体面临的职业天花板困境。

脱口秀《奇葩说》的辩手们的境遇提供了前车之鉴:随着节目落幕,范湉湉、肖骁等热门辩手的热度断崖式下跌。有人转向知识付费领域未能成功,有人成为搞笑博主或带货主播,范湉湉虽参与《‌乘风2024‌》,但未能打破发展瓶颈。


(图/范湉湉《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截图)

不少脱口秀演员面临着类似困境。尽管参加各大脱口秀节目让他们迅速走红,但这类节目的受众主要为年轻群体或一二线城市观众,难以为演员积累国民认知度,节目中的段子和话题也往往缺乏长尾效应。同时,内娱新人辈出,“不缺长得好的,更不缺能力强的”。

脱口秀演员转型当影视演员看似是突破其职业瓶颈的捷径,但投资方、制片方对他们的盲目追捧往往适得其反。许多决策者将脱口秀演员的“观众缘”等同于“流量价值”,罔顾其演技和角色适配度,最终导致选角失误。

况且,并非所有脱口秀演员都能顺利跨越舞台与影视的鸿沟。

剧集《侠客行不通》播出后遭遇口碑滑铁卢,有评论尖锐地指出:“当徐志胜折腾出这样的作品,那么他之后势必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精力来挽回自己的声誉,以及挽回脱口秀同仁的声誉。”电影垂类媒体更是发文疾呼:“不要当演员了,求你别逼我脱粉。”


(图/剧集《侠客行不通》海报)

问题核心之一是脱口秀与影视表演模式的本质差异。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桂琳曾在文章中指出,脱口秀主要是单人表演,演员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且创作者与表演者合二为一。影视表演则要求演员成为“故事环境的演绎者”,需要与角色融为一体,而非展现自我。

这种差异导致许多脱口秀演员在影视表演中“水土不服”,熟悉他们的观众也更容易在其演技不精的情况下出戏。


(图/付航出演《长安的荔枝》海报)

相比之下,相声演员、小品演员的转型之路似乎更顺畅:郭德纲领衔的德云社、赵本山及其弟子在影视领域都有不错的表现。究其原因,相声演员或小品演员通常都有20分钟以上的舞台情景演绎经验,间接培养了他们的影视表演技能。而脱口秀演员在台上只有5分钟的自我表达时间,缺乏在情景中进行互动表演的训练。

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说:“在明天,每个人都能成名5分钟。”越来越多脱口秀演员拿到片约,似乎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却同时表明,成名和“成角”是两回事。

若想跨界成功,切忌舍本逐末

成功的跨界需要演员本人具有理性认知,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局限性。近年跨界演电影的脱口秀演员里,李雪琴是表现最亮眼的一位。

与黄子华类似,李雪琴有知名高等学府的非表演类专业教育背景。中学时期父母关系出现变故,加速了她的成长,并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她的性格。大学时代,她跌入情绪低谷,人生轨迹因而转变。然而,这次转变也成为她投身视频创作和表演脱口秀的契机。

因脱口秀走红后,李雪琴并未立刻“触电”,而是等了两年,才在剧集《芳心荡漾》中特别出演。2023年1月,《逍遥·游》入围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她作为主演之一,在表演层面得到了行业内外的肯定;同年3月,《保你平安》上映,她再次作为主演在大银幕亮相。


(图/电影《逍遥·游》海报)

可即便如此,铺陈在李雪琴面前的影视演员之路,仍旧不是一条康庄大道。截至目前,她接到的角色类型尚未摆脱其自身的固有标签,比如“东北人”“搞笑女”。

因此,对多数脱口秀演员而言,综艺可能是比影视更自然,也更适合的转型方向:徐志胜在综艺《一见你就笑》中的表现远比其在影视中自然;庞博在《半熟恋人》(第二季)中经常输出针对情感关系的金句;杨笠在《展开说说》里提供女性视角发言……他们都在类型多样的综艺中站稳了脚跟。

王建国的例子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怎么办!脱口秀专场》中,他执导的5分钟短片曝光,其导演才华得以展现,被知名影评人赞叹为“被脱口秀埋没的人才”。这次成功的跨界说明,脱口秀演员的转型不必局限于台前表演,转向幕后创作也不错,甚至更好。


(图/王建国执导作品《小程故事》海报)

在幕后创作中,脱口秀演员既可以担任主创班底的某项职务,也可以作为顾问和参与者,为作品出谋划策。

如同剧集《不讨好的勇气》拍摄期间,导演董润年请教了多位脱口秀演员,为剧情创作和角色塑造搜集了最真实的资料。最终,我们看到了一个通过表演脱口秀来释放职场压力的新奇角色,作品的价值观也通过这种当代人喜爱的演出形态,传递给更多观众。

又如更进一步的电影《好东西》。导演邵艺辉将每个角色塑造成“脱口秀表演者”式的都市人,通过个性化金句展现角色魅力,形成类似“群脱口秀”的效果。影片中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既给观众带来情绪上的快感,又集中展现了当代人的企盼、困惑与不安,在诸多层面革新了电影的表达方式。


(图/电影《好东西》剧照)

桂琳认为,这种融合的深层价值在于脱口秀对智性乐趣的重视。“因为脱口秀最核心的部分其实是创作者和演员对生活独特的洞察和思考,并以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优秀的脱口秀创作和表演一定是(要)努力去描述人生的真相和困境,并挖掘创作者和表演者对它们的态度和观点。”

黄子华在大学主修哲学,他曾说:“如果没读哲学,我会变成一个更加困扰的人。”这门学科对其个人气质的雕琢,被他无形地融入了《破·地狱》的角色当中。

所以,正如桂琳所言:“要想让脱口秀真正助力影视创作,最关键的其实是将脱口秀的艺术内核真正融入影视创作。”单纯让脱口秀演员参演影视作品,或直接将脱口秀金句植入其中,都是舍本逐末的短视行为。

作者 |洞照|宋爽题图| 电影《毒舌律师》拍摄现场(图 / 微博 @电影毒舌律师)运营| 胡佳灏


上一篇:今年国庆档,不再死磕“主旋律”

下一篇:“得不到的爱”在家族中传递:一个不死不活的女人,被所有男人深爱

剧幕迷踪 剧光映画 中国编剧网 6V电影网 猫眼专业版 剧本之家 剧情吧 新剧观察 制片人内参 烹小鲜 阳光电影 剧情百科 新剧观察 剧本之家 电影蜜蜂 谷阿莫 剧本库 剧情库 影视剧本交易网 艺恩数据 电影蜜蜂 毒舌电影 微视影视 快手电影 影视帝国论坛 BT天堂 6V电影网 影视怪蜀黍 镜像娱乐 灯塔专业版 影视帝国论坛 快手电影 A4K影视论坛 电影天堂 编剧帮 网视互联 电影天堂 猫眼电影 电影港论坛 壹剧本 迅雷电影 蓝兔影评 电影FM 电影天堂 快手电影 Sir电影 A4K影视论坛 快手电影 影视飓风 狮子影评 剧情之家 剧本联盟 神工剧情 猫眼电影 巴塞电影 心跳剧情 龙门剧情 豆瓣榜单 娱乐资本论 豆瓣电影 电影天堂 解梦剧情 通城剧情 剧本库 1905电影网 剧情狗 再起剧情 6V电影网 小城剧情 剧情之家 导演帮 猫眼电影 剧情狗 追踪剧情 山麓剧情 高清MP4论坛 剑神影视 冰心剧情 B站影视区 电影天堂 娱乐资本论 虹膜 今日影评 猫眼电影 成名剧情 烹小鲜 豪侠影视 指影 影视工业网 通城剧情 影视大全剧情 中国影视评论网 战歌剧情 武林剧情 大师剧情 飘花电影网 破梦剧情 镜像娱乐 豆瓣电影 解梦剧情 风云剧情 电影最TOP 剧本联盟 水月影评 异童剧情 青春剧情 Sir电影 6V电影网 旋律剧情 艺生剧情 西洲剧情 光影剧情 制片人内参 院线剧情 情缘剧情 七星剧情 IMDb中国 乾坤剧情 电影港论坛 星途剧情 豆瓣电影 飘花电影网 电影蜜蜂 武林剧情 悲鸣剧情 成名剧情 时光网(Mtime) 情缘剧情 豆瓣电影 重铸剧情 星语剧情 恋爱剧情 狮子影评 星客剧情 战舞影视 生财剧情 香客剧情 破空剧情 小兵剧情 IMDb中国 影视剧本交易网 剧情解析网 华语剧本网 剧情百科 深焦DeepFocus 悲鸣剧情 光影剧情 乾坤剧情 剧情库 龙门剧情 光影剧情 壹剧本 迷雾剧情 追踪剧情 神工剧情 解梦剧情 镜像娱乐 医场剧情 破空剧情 网视互联 水月影评 云涌剧情 旅行剧情 Sir电影 旅行剧情 剧情吧 七星剧情 电影界 今日影评 电影首发站 院线剧情 天山剧情 黄历剧情 残影影视 影视怪蜀黍 剧集之家 影视剧本交易网 秘藏剧情 解梦剧情 MP4吧 雷心剧情 剧情迷